商业承兑汇票作为企业间常用支付工具,到期兑付时,不少人困惑最终出钱主体是出票人还是承兑人。其实按法律规定,承兑人是首要兑付责任人,出票人则承担补充责任,具体需结合兑付场景判断。

一、商业承兑汇票到期后,最后究竟由出票人还是承兑人出钱兑付
根据《票据法》规定,商业承兑汇票经承兑人承兑后,承兑人便成为票据主债务人,到期需无条件向持票人支付款项。比如 A 企业作为承兑人,对 B 企业出具的汇票承兑后,到期无论出票人资金是否充足,A 企业都需先完成兑付。而出票人作为票据基础关系中的付款义务人,仅在承兑人无力兑付时,才需承担偿付责任,二者责任有明确主次之分。
二、实操场景:不同情况的兑付主体差异
实际兑付中,存在两种常见情况:一是承兑人正常兑付,此时由承兑人直接从其银行账户划款给持票人,出票人无需直接出钱,仅需确保此前与承兑人约定的资金到位;二是承兑人无力兑付,若承兑人账户余额不足,银行会出具退票理由书,持票人可凭此向出票人追索,要求出票人支付款项,出票人不得拒绝,否则持票人可通过法律途径维权。此外,若汇票存在保证人,保证人也需与承兑人或出票人共同承担兑付责任。
三、风险提示:持票人需明确维权方向
持票人要避免混淆责任主体导致维权受阻。汇票到期前,需确认承兑人信用状况,优先选择信用良好的企业承兑的汇票;到期若遇兑付问题,应先向承兑人主张权利,若承兑人拒绝,需及时收集票据、退票证明等材料,在 6 个月追索期内向好票人、保证人等行使追索权,避免超过时效丧失权利。
综上,商业承兑汇票到期后,承兑人是首要出钱兑付主体,出票人仅在承兑人无力兑付时承担责任。持票人需清楚二者责任边界,遇兑付问题按法定流程维权,才能保障自身票据权利。
本文【商业承兑汇票到期后,最后究竟由出票人还是承兑人出钱兑付】来自互联网用户投稿,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,不代表简单会计网立场。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,不拥有所有权,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。如若内容造成侵权/违法违规/事实不符,请联系简单会计网进行投诉反馈,一经查实,立即删除!