初级会计考试备考正在进行中,为了帮助大家高效备考学习,小编为大家整理《经济法基础》科目各章节重点知识,并附例题讲解。以下是2025年《经济法基础》章节重点知识:第四章税法概述及货物和劳务税法律制度,一般纳税人应纳税额计算3(进项税额)的相关内容:
2025年《经济法基础》第四章重点知识:一般纳税人应纳税额计算3(进项税额)
一般纳税人应纳税额计算—进项税额 | |
扣减进项税额—进项税额转出 | 已抵扣进项税额的购进货物、劳务、服务、无形资产或不动产,发生不得从销项税额中抵扣情形的,应当将进项税额直接转出或按比例计算转出。 【注意】因自然灾害造成的非正常损失,进项税额准予抵扣,不需转出;生产经营过程中的合理损耗进项税额准予抵扣,不需转出。 【提示】适用一般计税方法的纳税人兼营简易计税项目、免征增值税项目而无法划 分不得抵扣的进项税额时,按公式计算: ![]() |


【举例1】某一般纳税人企业上月外购一批瓷砖拟用于销售,取得增值税专用发票注明价款100万元,增值税税额13万元,当月通过税务机关认证并抵扣了进项税额。本月,该企业将该批瓷砖中的50%用于职工健身房装修,则:
进项税额转出=13×50%=6.5(万元)
【举例2】某一般纳税人企业因管理不善导致库存原材料毁损30%,材料总成本105万元,其中含运费成本5万元,则:
进项税额转出=[(105-5)×13%+5×9%]×30%=4.035(万元)
【举例3】某一般纳税人企业库存中,有从农户处采购的农产品91万(入账成本),因管理不善,30%腐烂变质,则:
进项税额转出=91÷(1-9%)×9%×30%=2.7(万元)
【举例4】某一般纳税人企业于2019年5月购入一台生产设备,增值税专用发票上注明的买价为100万,增值税为13万元,2020年5月因管理不善烧毁,烧毁时已计提折旧20万元,则
转出的进项税额=(100-20)×13%=10.4(万元)
【举例5】某一般纳税人药厂3月销售抗生素药品113万元(含税),销售免税药品50万元,当月购入生产用原材料一批,取得增值税专用发票上注明税款6.3万元,抗生素药品与免税药品无法划分耗料情况,则:
转出的进项税额=6.3×50÷[113÷(1+13%)+50]=2.1(万元)
一般纳税人应纳税额计算—进项税额 | |
转增进项税额—进项税额转入 | 不得抵扣且未抵扣进项税额的固定资产、无形资产、不动产,发生用途改变,用于允许抵扣进项税额的应税项目,可在改变用途的次月,依据“合法有效的增值税扣税凭证”,计算转增进项税额。转增的进项税额=固定资产或无形资产或不动产的净值/(1+适用税率)×适用税率 |

【举例6】某企业将用于职工活动中心的电脑改用于生产车间,该批电脑购入时取得的增值税专用发票上注明的价款为10万元,增值税为1.3万元。截止2020年5月,该批电脑已计提折旧6.78万元,则:
应转增进项税额=[(10+1.3)-6.78]÷(1+13%)×13%=0.52(万元)
【单选题】甲公司为增值税一般纳税人,2021年10月销售货物取得含增值税销售额113万元。当月购进货物可抵扣的增值税进项税额为3.7万元,上期留抵税额2.8万元。已知增值税税率为13%,计算甲公司当月应缴纳增值税税额的下列算式中,正确的是( )。
A.113÷(1+13%)×13%-2.8=10.2(万元)
B.113×13%-3.7-2.8=8.19(万元)
C.113÷(1+13%)×13%-3.7=9.3(万元)
D.113÷(1+13%)×13%-3.7-2.8=6.5(万元)
【答案】D
【解析】(1)计算销项税额:销售货物的113万元属于含税价,需作价税分离,销项税额=含税销售额÷(1+增值税税率)×适用税率=113÷(1+13%)×13%=13(万元),首先排除选项B;(2)计算可抵扣的税额:当月购进货物可抵扣的增值税进项税额3.7万元可在当月全部抵扣;上期留抵税额是上期销项税额不足抵扣进项税额的部分,可在本期继续抵扣,排除选项A、C;(3)计算应纳税额:甲公司当月应缴纳增值税税额=销项税额-进项税额-上期留抵税额=13-3.7-2.8=6.5(万元)。
【多选题】2021年10月,A公司和B公司均为增值税一般纳税人,A公司本月外购一批货物不含税价格5 000元,取得增值税专用发票,委托B公司加工,支付不含税加工费1 000元,并取得B公司开具的增值税专用发票。货物加工完毕收回后,A公司将这批货物直接对外销售,开出的增值税专用发票上注明的价款为8 000元。已知增值税一般纳税人销售货物或劳务适用增值税税率为13%,以下说法正确的有( )。
A.B公司无须缴纳增值税
B.A公司应当缴纳增值税510元
C.A公司应当缴纳增值税260元
D.B公司应当缴纳增值税130元
【答案】CD
【解析】A公司应缴纳增值税的分析:(1)A公司将货物直接对外销售,开出的增值税专用发票上注明的价款为8 000元,该金额为不含税金额,A公司销项税额=不含税销售额×适用税率=8 000×13%=1 040(元);(2)A公司外购货物5 000元、支付加工费1 000元,均取得增值税专用发票,A公司可抵扣的进项税额=(5 000+1 000)×13%=780(元);(3)A公司需要缴纳的增值税税额=销项税额-进项税额=1 040-780=260(元)。B公司应缴纳增值税的分析:(1)B公司提供加工劳务收取1 000元加工费,题目中未描述进项税额,默认为0;(2)B公司需要缴纳的增值税税额=1 000×13%=130(元)。

以上就是关于2025年《经济法基础》第四章重点知识:一般纳税人应纳税额计算3(进项税额)的内容分享,可供大家阅读。如果大家初级会计考试备考学习过程中还有疑问,或想要针对性学习提升会计实际操作能力,可以随时来简单会计网咨询专业老师哦~