企业所得税计提时点直接影响利润核算与报表准确性,2025年执行现行《企业会计准则》下,“结转损益前还是后计提”仍是财务实操的高频疑问。本文结合政策要求与实务流程,明确标准时点及操作逻辑。
一、2025年企业所得税计提在结转损益前or后?
根据《企业会计准则第18号——所得税》及实务规范,企业所得税计提必须在结转损益前进行。
从核算逻辑看,所得税费用属于当期损益类科目,需纳入本期利润计算体系。先计提所得税费用,再将其与收入、成本等一并结转至“本年利润”账户,才能准确得出税后净利润。例如:某企业当期会计利润100万元,按25%税率计提25万元所得税后,结转损益时“本年利润”最终余额为75万元,符合“净利润=利润总额-所得税费用”的核算规则。
若颠倒顺序先结转损益,会导致“本年利润”账户先形成税前利润,后续计提的所得税费用无法纳入当期损益,需追溯调整,违背权责发生制原则。
二、2025年企业所得税计提实操步骤
1.期末账项调整:核对收入、成本、费用是否完整入账,完成折旧、摊销等调整分录。
2.计算应纳税所得额:以会计利润为基础,加计税法不允许扣除的支出(如超支福利费),减计免税收入等,得出应纳税所得额。
3.计提所得税:按适用税率计算税额,做分录“借:所得税费用贷:应交税费——应交企业所得税”。
4.结转损益:将收入、成本、所得税费用等全部结转至“本年利润”,完成当期利润核算。
三、年末汇算清缴的特殊处理
2025年年终汇算清缴时,若需补提或冲减所得税,仍需遵循“先调整计提,再结转损益”的原则。例如:汇算后需补提5万元所得税,应先做补提分录,再将其结转至“本年利润”,确保年报中“所得税费用”项目完整反映全年税负。
总之,2025年企业所得税计提的标准时点是结转损益前,这一流程符合会计准则要求,可避免账务调整风险。财务人员需严格按“计提—结转—分配”顺序操作,确保税务核算与报表披露的准确性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