财务人员在处理账务时,常常需要在会计账簿上进行登记。然而,由于各种原因,登记错误的情况时有发生。这时,就需要采用正确的更正方法来纠正错误。那么,什么情况下应该使用划线更正法?什么情况下又应该使用红字更正法呢?下面,就由小编为大家详细介绍一下。
使用划线更正法的情况有哪些?什么情况下是红字更正?
①划线更正法:结账前记账凭证无误,账簿记录错误;
②红字更正法:记账凭证有错(科目错误),账簿登记错误;记账凭证有错(科目无误,金额多记),账簿登记错误;
③补充登记法:记账凭证有错(金额少记),科目无误。
会计档案的保管期限是多久?
会计档案的保管期限 | |
保管期限 | 会计档案种类 |
永久 | 年度财务报告、会计档案保管清册、会计档案销毁清册、会计档案鉴定意见书 |
30年 | 凭证、账簿、会计档案移交清册 |
10年 | 其他财务报告、调节表、对账单、纳税申报表 |
【注意】固定资产卡片应在固定资产报废清理后保管5年。上述保管期限从会计年度终了后第一天起算。 |
想要更好地掌握这些会计实操技能,提升自己的专业水平,大家可以到简单会计网学习。以上就是关于“使用划线更正法的情况有哪些?什么情况下是红字更正?”的全部内容,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。
本文【使用划线更正法的情况有哪些?什么情况下是红字更正】来自互联网用户投稿,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,不代表简单会计网立场。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,不拥有所有权,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。如若内容造成侵权/违法违规/事实不符,请联系简单会计网进行投诉反馈,一经查实,立即删除!